调研速递|漫步者接待中信建投等18家机构调研 前三季度营收20.56亿元 三季度环比增长
近日,深圳市漫步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漫步者”)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11月13日至14日接待了中信建投证券、国投期货、中科沃土基金等18家机构的调研,活动类别包括特定对象调研及分析师会议。投资者关系总监张北就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
近日,深圳市漫步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漫步者”)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11月13日至14日接待了中信建投证券、国投期货、中科沃土基金等18家机构的调研,活动类别包括特定对象调研及分析师会议。投资者关系总监张北就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漫步者发布2025年三季报。根据财报显示,漫步者净利润同比下降11.35%。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20.56亿元,同比下降4.16%,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下降11.35%。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7.04亿元
这是一个国产品牌,总部位于深圳,品牌成立于2014年,在凭借高性价比的特点,成为开放式耳机代表品牌。但是不同于其他开放式耳机品牌,这两年塞那的研发核心在AI身上,更是号称“线上每卖2台AI耳机,就有一台塞那”。SANAG S9S AI采用耳夹式设计,单耳重量约
耳机的蓝牙名称为OWS,耳机与手机配对成功后,耳机的指示灯熄灭,耳机可正常使用!
什么是OWS开放式耳机?即Open Wearable Stereo的缩写,直译就是“开放式可穿戴立体声”。与我们传统理解的open-back(开放式后壳)头戴耳机有些许不同,虽然都强调“开放”,但是OWS追求更轻便、挂耳、半入耳/非入耳的日常耳机形态。主打轻便
截至2025年10月17日收盘,漫步者报收于12.71元,下跌3.27%,换手率3.46%,成交量18.02万手,成交额2.32亿元。
据了解,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跨度为2025年10月15日至2025年10月17日,地点分别在证券公司策略会会议室以及公司会议室。参与单位包括中信建投、诚朴资产、富安达基金、民生证券、兴全基金、朱雀基金、易方达基金,共9人参与。上市公司接待
近日,国内领先的微型钢壳电池制造商国研新能完成3000万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安徽省海恒阜合智新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领投,资金将主要用于微型钢壳扣式电池生产线扩建、技术研发投入及全球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其在智能穿戴设备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
现在开放式耳机已经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管是日常通勤,还是运动健身,开放式耳机都是陪伴的好搭档。开放式耳机凭借不堵塞耳道,不压耳,音质不受损等优点,占据了现在绝大部分的蓝牙耳机市场。
近几年开放式耳机逐渐占据蓝牙耳机市场,凭借不压耳,不堵塞耳道、实时感知周围声音环境等优势,成为日常购买蓝牙耳机的top,现在也获得学生党、运动族等的青睐。
TWS即“True Wireless Stereo”,意为真无线立体声,它是一种创新的耳机形态。与传统的有线耳机相比,TWS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真正”的无线设计,用户无需再担心线材的束缚,可以自由地在一定范围内享受音乐、电影等娱乐内容,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而OW
近几年开放式耳机占据了越来越大的蓝牙耳机市场,有很多朋友问我开放式耳机好用吗?开放式耳机值得买吗?答案是肯定的。开放式耳机凭借不堵塞耳道,长时间佩戴耳朵不会累,一边听歌一边感知外界声音等优点,已经成为了上班族通勤和运动听歌的朋友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截至2025年9月19日收盘,漫步者报收于13.11元,下跌0.53%,换手率2.28%,成交量11.88万手,成交额1.56亿元。
近几年开放式耳机逐渐占据蓝牙耳机市场,凭借不压耳,不堵塞耳道、实时感知周围声音环境等优势,成为日常购买蓝牙耳机的top,现在也获得学生党、运动族等的青睐。
这两年开放式耳机也是越来越火了,凭着不入耳、不压耳、不屏蔽外界声音的特点,成为了不少运动爱好者和长时间办公人群的欢迎。不过问题也来了,如今市面上的耳机种类五花八门的,其中掺杂着不少音质差、漏音严重、品质不佳的劣质产品,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
开放式耳机(Open Wearable Stereo, OWS)作为蓝牙耳机市场的新兴细分品类,其核心特征在于采用不入耳设计,通过气传导或骨传导技术实现声音传递,同时保持用户对外界环境音的感知能力。
当全球边缘计算市场进入爆发期,传统云厂商还在为数据安全、低时延需求挠头时,傅伟峰已经带着OWS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出海路——从Zenlayer这样的边缘云大厂离职创业,三年间将收入从76万美金做到近3000万美金,团队仅50余人却服务了腾讯、百度等头部出海企业。
当全球边缘计算市场进入爆发期,传统云厂商还在为数据安全、低时延需求挠头时,傅伟峰已经带着OWS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出海路——从Zenlayer这样的边缘云大厂离职创业,三年间将收入从76万美金做到近3000万美金,团队仅50余人却服务了腾讯、百度等头部出海企业。